尼希米記 5:14-19(梁榮執事)

    自從我奉派作猶大地的省長,就是從亞達薛西王二十年直到 三十二年,共十二年之久,我與我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。 在我以前的省長,加重百姓的擔子,每日索要糧食和酒, 並銀子四十舍客勒,就是他們的僕人也轄制百姓; 但我因敬畏 神,不這樣行。 並且我恆心修造城牆,並沒有置買田地,我的僕人也都 聚集在那裡做工。 除了從四圍外邦中來的猶大人以外,有猶大平民和官長 一百五十人在我席上吃飯。 每日預備一隻公牛、六隻肥羊,又預備些飛禽, 每十日一次,多預備各樣的酒。雖然如此,我並不要 省長的俸祿,因為百姓服役甚重。 我的 神啊,求你記念我為這百姓所行的一切事,施恩與我。

    釋經

    尼希米處理完以色列民內部的不公義的事件後;這段經文展現了 尼希米在治理猶大地期間,如何以敬畏神的心,實踐公義與自律。 他不僅拒絕領取作為省長原應享有的俸祿,更選擇承擔額外的負擔, 為百姓減輕壓力。與之前的省長不同,他並未加重百姓的擔子, 而是以身作則,專注於修造城牆的工作,甚至連尼希米的僕人都 全力參與修造城牆。

    此外,17-18節描述了尼希米慷慨接待百姓與官長的場景。他每日 預備豐盛的食物供應眾人,但卻不接受俸祿,因為他體貼百姓的 困難,明白他們的重擔已經夠沉重。這樣的舉動展現了他極大的 自我犧牲與無私奉獻。

    最後,第19節是一句禱告,尼希米將自己所行的一切交託在神面前, 求神記念他的忠心與付出。這句禱文既是他的信仰告白,也表明 他對神的完全依靠。

    反思

    尼希米的榜樣提醒我們,主僕的真正價值在於誠實與無私地為他人 謀福祉。他選擇與百姓同甘共苦,展現了基督徒當效法的無私品格。 此外,他的每一步都以敬畏神為基礎,提醒我們在生活與服事中, 應時刻專注並信靠神。

    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態度:在教會或工作中,我們是否願意如 尼希米那樣,放下個人得失,優先考慮他人的需要?尼希米在重建 城牆時,拒絕接受俸祿,以實際行動展現無私精神,這正是每位 基督徒值得效法的榜樣。

    以華貴堂的同工及前同工為例,他們甘心付出時間、愛心和金錢, 不僅服事教會肢體,還支持海外宣教,並跟進教會維修工程,正是 尼希米精神的現代見證:

    教牧及同工們的付出:無論是否在休假日,當有需要時, 他們便外出探訪,陪伴有困難的肢體渡過難關;在連假期間, 更帶領少年參加戶外活動,幫助他們親近神,展現無私的愛與 服事精神。

    幹事同工的學習與服務:幹事同工在工餘時間不斷自學電腦、 會計、教會管理及水喉維修等技能,只為更好地服務教會。 他們不計較工作時數,甚至在農曆新年期間也回到教會應對 突發事務,體現了無私奉獻的精神。

    前教牧同工的事奉:前教牧同工們活躍於短宣探訪,不僅不計較 薪金,還自掏腰包支付旅費。此外,在教會遭遇水浸後,面對 長達一年多的維修工程,他們親自安排並監察進度,且不收取 薪金。他們以敬畏神的心,無私地為神的家付出,展現了尼希米 般的精神。

    這些現代的見證提醒我們,在服事中,無私奉獻與敬畏神是我們應該 持守的核心價值,無論在教會還是工作中,我們都可以以此為目標, 成為神榮耀的見證人。

    禱告

    親愛的天父,感謝祢透過尼希米的榜樣提醒我們,真正的主僕之道 在於誠實、無私與敬畏祢的心。求祢幫助我們在面對挑戰時,能選擇 以祢的榮耀與他人的益處為優先,學習像尼希米一樣,以身作則, 專注於祢所託付的使命。

    主啊,求祢記念我們每一份忠心的擺上,也賜下力量與智慧,使我們 能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中實踐對祢的信靠。願我們的生命,能為他人 帶來祝福,並成為祢恩典的見證。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,阿們。